摘要: 碧根果和核桃在多個方面存在明顯區(qū)別,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 一、植物學分類 碧根果:碧根果即美國山核桃,學名Carya illinoinensis(Wangenh.)K.Koch。 核桃:一般指胡桃,學名Juglans regia。二者屬于不同的屬,在植物形態(tài)特征上有一定差異。 ? 二、外觀特征 形狀: 碧根果...

碧根果和核桃在多個方面存在明顯區(qū)別,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植物學分類
碧根果:碧根果即美國山核桃,學名Carya illinoinensis(Wangenh.)K.Koch。
核桃:一般指胡桃,學名Juglans regia。二者屬于不同的屬,在植物形態(tài)特征上有一定差異。
二、外觀特征
形狀:
碧根果:果實呈長橢圓形,外殼較為平滑,顏色一般為淺棕色至深棕色。
核桃:果實近球形,外殼表面有明顯的凹凸紋理,顏色多為黃褐色。
大小:
碧根果:通常比核桃略小。如文獻中提到核桃的重量范圍為 8.44 - 9.88g,而碧根果的相關重量數據在參考文獻中未明確提及,但從一般市場觀察來看,碧根果相對較小。
殼的厚度:
碧根果:殼相對較薄,容易剝開。
核桃:殼較厚,破殼相對較難。例如,在核桃破殼裝置的設計中提到核桃的最大破殼應力為 580N,這也從側面反映出核桃殼的厚度和硬度較大。
三、營養(yǎng)成分
脂肪含量:
碧根果:相關研究未明確給出碧根果的具體脂肪含量范圍,但從文獻中可以看出其脂肪含量相對較高。
核桃:文獻中提到核桃的總脂肪含量范圍為 50.37 - 69.72%。
蛋白質含量:
碧根果:參考文獻中未明確提及碧根果的蛋白質含量。
核桃:蛋白質含量為 13.40 - 22.23%。
其他成分:
碧根果:γ- 生育酚含量在儲存過程中會下降,當碧根果在 2°C 和 20°C 下儲存 300 天時,γ- 生育酚分別下降 12% 和 24%。
核桃:不同品種的核桃在營養(yǎng)成分上也有差異。例如,“Sorrento” 和 “Chandler” 核桃品種中,“Sorrento” 品種的總酚含量最高,為 910 - 1230mg GAE/100g,而 “Chandler” 品種的多不飽和脂肪酸含量最高,為 77%。
四、口感風味
碧根果:口感細膩,具有獨特的香甜味。但如果儲存不當,易酸敗,產生異味,如出現(xiàn)苦味等。例如,當碧根果儲存過程中氧化后,會出現(xiàn)苦味和哈喇味,導致典型風味和甜味的顯著喪失。
核桃:口感相對醇厚,香味濃郁。不同品種的核桃口感也有所不同,例如 “Chandler” 和 “Sorrento” 核桃品種在口感上可能會因脂肪含量和脂肪酸組成的不同而有所差異。
五、生產加工
提取工藝:
碧根果:以碧根果為原料,采用水酶法提取碧根果油的最佳工藝參數為烘烤溫度 120℃,料液比 1:8(g:mL)、堿性蛋白酶添加量 2.05%、pH12.15,酶解時間 1.5h,在此條件下碧根果油實際提取率為 82.24%。
核桃:文獻中未明確提及核桃油的特定提取工藝,但可以推測與碧根果的提取工藝可能存在差異。
品質檢測:
碧根果:針對碧根果在生產加工過程中易酸敗的問題,提出了一種基于多特征融合和水平集的碧根果品質檢測方法。該方法通過對采集的原始圖像進行預處理、ROI 分割,提取多特征并進行融合分析,建立支持向量機判別模型,實現(xiàn)碧根果無損品質檢測。試驗結果表明,采用該方法判別碧根果酸敗的分類準確率高達 96.15%,在此基礎上識別碧根果酸敗程度,平均識別率為 90.81%。
核桃:目前文獻中未提及與碧根果類似的針對核桃的無損品質檢測方法。
六、儲存條件
碧根果:在殼狀態(tài)下的碧根果在 2°C 和 20°C、相對濕度 65% 的條件下儲存,20°C 時脂質氧化標記物顯著高于 2°C。儲存 210 天后,氧化動力學發(fā)生顯著變化,己醛和戊醛水平在 20°C 時比 2°C 高 10 倍,導致堅果出現(xiàn)哈喇味和苦味,典型風味和甜味顯著喪失。低溫儲存有助于降低氧化標記物的水平,但不能避免氧化的發(fā)生。
核桃:文獻中未明確提及核桃與碧根果類似的具體儲存條件對比,但一般來說,堅果的儲存都需要注意防潮、防曬、低溫等條件,以延長其保質期。
版權聲明:除特別聲明外,來源于網絡 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我們...